在抖音的信息流里,一则故事像一根细小的刺,轻轻扎了我一下。它并非惊天动地,却因其真实而显得格外沉重。

以上是一位女网友发帖描述去世的堂哥,描述他“好高骛远,油嘴滑舌”,一辈子创业无数次,最后靠着老父亲的钱混日子,留下了一辈子想光宗耀祖的遗憾。
作为旁观者,我无法知晓堂哥每一次创业的具体细节,也无法评判他为人处世的所有方式。但我所看到的,是一个在“底层家庭 要实现阶级跃迁至少要献祭一个人的一生作为赌注”这句冰冷现实面前,毅然将自己作为赌注押上牌桌的人。
他的“好高骛远”,或许正是对命运的不甘;他的“油嘴滑舌”,或许是在无数次碰壁后练就的、与世界周旋的脆弱外壳。他是家族的“唯一男丁”,这个身份本身就是一座无形的大山。“光宗耀祖”的期望,可能从很早就成了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。他一次次创业,一次次失败,在亲人“恨铁不成钢”的目光 中,他最后的依靠,竟只剩下年迈父亲的接济。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凉?
这个故事最刺痛我的,是其中巨大的反差:
-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:光宗耀祖的宏愿,与靠老父亲接济度日的现实。
- 生前评价与死后追忆的温差:生前的“好高骛远”与死后的“微笑模样”。
- 个人奋斗与家族期望的错位:他想以一己之力扛起家族,家人却可能只看到了他的“不踏实”。
评论区有一个高赞评论:

我们缅怀堂哥,不仅仅是对一个年轻生命与世长辞的哀悼,更是一种人性化价值观的回应。哪怕一事无成,那些无人问津的奋斗时刻,同样值得被看见、被珍视。那段拼搏过、热爱过的人生,同样值得被铭记、被尊重!
敬堂哥,创一代何其艰苦,背负着成功就是高瞻远瞩,能说会道;失败则是好高骛远,油腔滑调,多少创业者终其一生不过是为了家族后辈不再为生计发愁,不再让小辈远赴他乡,故而人生海海,不过尔尔,成王败寇








这一切,似未曾拥有